茯苓虽然性味平和,但不能滥用于祛湿
接触茯苓很早,小学四年级,镇上有茯苓收购商, 每天放学就去挖茯苓,那几年学费都是我自己挖茯苓挣来的; 这药,味甘,平。因为功效平和,运用十分广泛。 运用广泛,就意味着容易滥用; 网上往往滥用于治疗湿气。 . 茯苓主要用于水饮,而不能用于祛湿,水饮与湿气不同; 湿气是人体内呈弥散状分布的水汽,往往是脾胃运化失常所致; 水饮是人体内不能利用的废水,是津液代谢失常所致; 两者相似,但是不同。 用现代的话来说,茯苓是一种利niao剂,而不是祛湿剂,小便频繁、淋漓不尽、或尿痛、夜尿多的时候才能选用。 不能滥用于祛湿,更不能随便代茶饮,时间长了会导致其他问题层出。 . 祛湿这事,要因地制宜,因时制宜: 广东一带偏湿热,喜欢白灼,青菜苦淡,能淡渗利湿; 江浙一带吃鱼蟹较多,会偏寒湿,他们喜欢喝黄酒,黄酒辛温祛湿; 四川重庆喜欢吃辣,辣椒味辛宣散,吃了出一身汗,让湿气从体表出; 我老家云南,喜欢吃鲜花、薄荷,能够宣散湿郁。 …… 方法还有许多,每个地方都不同,都有解决方案,可以多参考本地的饮食习惯; 湿气并不是一两个方子泡茶喝就能够解决的。 先这样~~~